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全面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1+3+9”总体发展战略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全校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攻坚克难,真抓实干,推动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学校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更加巩固,师生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更加高涨。为总结回顾2024年度学校重要工作,全面展示各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激励全校上下以当示范做表率的实际行动和扎实成效,加快实现“1+3+9”总体发展战略,谱写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学校组织了2024年度“十大新闻”评选活动,经广泛征求意见,综合评定出2024年度“十大新闻”,现公布如下:
一、林郑月娥女士为我校师生带来“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主旨演讲
新闻事件:9月26日,林郑月娥女士访问桂林旅游学院并与师生交流互动。林郑月娥女士以“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为题作了主旨演讲,为广大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报告会气氛活跃,会场多次响起持久热烈的掌声。
延伸阅读:2024年,学校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致力于推动桂港两地文化旅游交流,为大湾区战略腹地建设贡献桂旅力量。以专业特色为纽带,搭建起多元合作桥梁。一是积极引入香港优质旅游教育资源,选派师生赴港交流研习,学习先进的旅游管理理念与服务技巧,拓宽国际视野,带回前沿知识融入教学实践。二是学校发挥自身学科优势,助力香港旅游业界挖掘特色旅游线路,丰富旅游产品内涵。2024年与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研学旅行协会进行了深入交流,还圆满完成台湾青少年赴广西研学团组三批次近90人次的接待。
此次访问,为学校与香港高校深化合作带来新契机。有利于两地开展旅游研究,探讨旅游发展新趋势、新模式,进一步优化学生交换、联合培养等项目,提升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专业素养,有利于搭建桂港旅游企业与学生的对接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就业机会,满足企业人才需求。
二、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批广西高校特色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闻事件:11月15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自治区教育厅联合发文公布《第二批全区高校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全区高校特色马克思主义学院名单》。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广西高校特色马克思主义学院。此次获批广西高校特色马克思主义学院,标志着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马克思主义宣传研究方面迈上了新台阶,将有力助推学校高素质人才培养和高质量发展。
延伸阅读:2024年,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鲜明导向,打造亮点突出、特色鲜明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守好立德树人主阵地。学校主要领导关心指导马院建设,“双领导”护航,全面落实领导责任。校长林春逸获评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军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雷获评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拔尖教师;打造《大美中国》特色思政课升级版;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等主题实践;按照“金课”标准打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建设。学院教师在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学院“大思政课”建设的专题新闻在人民网、中国教育新闻网等媒体刊发;学院实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和高水平学术期刊发文。
三、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取得新进展,专业建设取得新成果,创新创业竞赛实现新突破
新闻事件:2月4日,教育部网站发布了《关于公布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我校组织申报的商务英语、软件工程、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旅游管理(合作办学)4个本科专业成功获批。至此,学校本科专业达到36个。
7月2日,自治区教育厅公布了《关于公布2024年自治区级普通本科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名单的通知》,我校申报的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虚拟教研室、旅游管理虚拟教研室和旅游纪念品设计课程组成功获批。
7月31日,由自治区教育厅等13个有关单位举办、广西科技大学承办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数广集团杯”广西赛区选拔赛在广西科技大学落幕。我校在此次现场赛中斩获金奖8项,银奖2项。经过金奖排位赛,其中3个金奖项目进入了“金种子”项目训练营。
延伸阅读:2024年,学校持续推进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开拓创新,追求卓越,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新文科、新工科建设为引领,深化本科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调整二级学院设置,成立了旅游生态与环境学院、旅游演艺学院。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布局,申请增设的商务英语、软件工程、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旅游管理(合作办学)4个本科专业成功获批。目前,学校本科专业已有36个,初步构建起符合学校办学定位,专业齐全、结构合理,凸显“旅游+文化”特色,引领新业态,紧密对接“大旅游”产业链、创新链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
学校制定《桂林旅游学院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与管理办法》,明确了我校基层教学组织的职责和权力,规范其运作流程,确保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虚拟教研室、旅游管理虚拟教研室和旅游纪念品设计课程组成功获批2024年自治区级普通本科高校基层教学组织。
学校从制度层面不断推动专创融合教育改革,修订了《桂林旅游学院学科竞赛管理办法》,继续深入实施《桂林旅游学院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宽入严出原则,强化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实施过程与成效。2024年7月,我校在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等13个有关单位举办、广西科技大学承办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数广集团杯”广西赛区选拔赛中斩获金奖8项,银奖2项,实现了我校在创新创业竞赛中的新突破。
四、我校在2024年中国大学生棒垒球联赛总决赛中勇夺女子垒球冠军
新闻事件:8月1日至5日,我校女子垒球队在2024年中国大学生棒垒球联赛总决赛中荣获普通本科组冠军。比赛中,我校女子垒球队发扬“敢为人先,追求梦想”的桂旅精神,奋勇争先、披荆斩棘,问鼎冠军!许文婷、农小麻两位同学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运动员”称号 ,池国琼同学获得“优秀投手奖”和“优秀运动员”称号,许文婷同学获得“本垒打奖”称号 ,学校户外运动学院王安老师获“体育道德风尚奖教练员”称号,王忠文老师获“优秀教练员”称号。此次夺冠,是学校女子垒球队时隔5年再次问鼎冠军,“汗香校园”建设显成效。
延伸阅读:2024年,学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深入实施“一轴两翼三能力四融通”的高素质文旅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推进“三全育人”示范院系建设,桂旅学子把个人奋斗融入学校、国家事业发展大局,激扬青春理想,彰显青春力量:学生团队在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西赛区总决赛斩获金奖4项,银奖5项,其中3个金奖项目进入了“金种子”项目训练营,在第十四届“挑战杯”秦创原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主体赛铜奖2项,在第十四届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导游服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3项,三等奖1项,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网络编辑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在2024年全国蹼泳春季冠军赛获得冠军,在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中获得金奖,在第七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获三等奖,在2024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特等奖提名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在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金牌1项,银牌2项,在第一届广西大学生网球锦标赛(单项赛)中获冠军2项、亚军4项、季军2项。我校学子获2024年全区高校“十佳学生资助宣传大使”荣誉称号。我校学子全主角阵容出演红色革命剧《血色湘江》。旅游数据学院获批自治区第二批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院系。
五、扎实推进科研实力增强工程,科研项目与平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新闻事件:3月,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发布了“国家艺术基金(一般项目)2024年度资助项目名单”,我校旅游演艺学院吴昊老师主持的合唱《讨晌午》获得立项。
8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了2024年度批准资助项目名单,我校旅游管理学院章杰宽教授申报的《旅游业对“双碳”目标的响应特征、机制和适应性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立项资助。
9月,2024年国家社科基金评审结果公示,我校共有4个项目获得立项,立项总数位列全区第七。
9月,美国斯坦福大学和爱思唯尔数据库(Elsevier Data Repository)发布2024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Stanford University Top 2 Scientists List)。我校旅游管理学院章杰宽教授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Economics & Business;Sport, Leisure & Tourism;Environmental Sciences领域)。
12月,中国知网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公布“2024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名单,我校副校长、旅游管理学科带头人陈炜教授入选“2024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1%”榜单。
延伸阅读:2024年,学校持续推进科研实力增强工程,锐意进取,成效显著。学校申报各级各类项目40余项,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4项,国家自科基金1项,国家艺术基金1项,实现了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立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立项“零”的突破;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3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广西重点研发计划1项,其他省部级项目34项,以及其他市厅级、校级项目74项,合同资助金额共359.6万元。我校章杰宽教授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学校“广西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研究中心”成功入选第三轮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名单。
10月28日,学校召开2024年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推进会。会议提出科研要对接国家战略,紧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把学校科研与社会服务的“台”垒得更加结实、“基”夯得更加稳固;要正确处理好“九个关系”等一系列战略部署。
六、我校与贺州市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社会服务强化工程卓有成效
新闻事件:3月25日,贺州市委书记李杰云率队到我校开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活动。签约仪式由林春逸主持。仪式上,刘迎春对李杰云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我校办学历史、发展特色、专业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等情况。李杰云感谢学校一直以来对贺州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并介绍了贺州基本情况。此次签约有助于双方充分发挥优势,围绕智库建设、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科研创新、实习实训、就业及共建文化和旅游展示平台等开展深入交流、实践,共同探讨校政协同、市场引领、文旅融合、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积极为校政合作、培育创新人才添动能、增活力。
延伸阅读:2024年,学校持续做好合作发展这篇大文章。通过校企、校政、校校的科研合作、教育合作、培训合作,通过跨区跨境跨国教育科研合作等,持续提升学校办学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与贺州市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桂林市教育局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与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签订战略合作意向协议;与广西现代物流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华育中航(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举行合作共建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签约暨授牌仪式;与广西文化产业集团举行旅游演艺校企合作签约暨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揭牌仪式;与山东省徒步运动协会等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桂林福达文旅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校企合作框架协议,学校服务国家和区域高质量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
七、运河文化旅游研究院、“桂林经典”研究院、路衍文化旅游研究院成立大会暨广西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新闻事件:5月16日,由我校组建的运河文化旅游研究院、“桂林经典”研究院、路衍文化旅游研究院成立大会暨广西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我校雁山校区举行。会议聚焦广西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主题,汇聚政产学研用各界的专家学者代表,共同探讨发展运河文化旅游、路衍文化旅游的新模式和新路径,打造“桂林经典”的新举措新动能,为加快推动广西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延伸阅读:2024年,学校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时与势,突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服务广西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和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的需求。7月至8月,桂林旅游学院开展G219科学考察,此次科学考察赴云南、新疆等多个地市,对G219沿线旅游发展、“交通+文化+旅游”融合、沿线旅游资源数据库等问题进行了考察,有效为G219沿线地区的旅游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实践指导。11月29日,第一届世界级旅游城市与“桂林经典”主题学术交流会在桂林旅游学院举行,与会学者共同探讨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和“桂林经典”的实践之路,为“桂林经典”的内涵阐释、品牌传播与成果转化搭建了学术交流平台,也为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八、我校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白水分校签署合作协议,国际教育深化工程持续推进
新闻事件:9 月 19 至 20 日,校长林春逸一行2 人应邀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白水分校访问交流。威斯康星大学白水分校校长CoreyKing、副校长 John Chenoweth,商业与经济学院院长Paul Ambrose、副院长 Karl Pahl,全球教育中心主任John McGuigan、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Matt Vick 及相关教师代表热情接待了林春逸校长一行,并与我校代表举行了座谈交流和协议签约仪式。此次合作有利于双方建立持久深入的合作关系,助力中美两国高等教育合作和两国人文交流。
延伸阅读:2024年,学校持续推进国际教育深化工程,开放合作,打造国际化教育品牌。学校积极推进并拓展与东盟、中亚和欧美国家之间的对外交流与合作,组织国际学生参与各类竞赛和系列文化活动,成效突出。学校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白水分校、英国创意艺术大学、保加利亚瓦尔纳自由大学、泰国梅州大学、越南河内国际学院以及乌兹别克斯坦两所高校等签订合作谅解备忘录、合作协议10余份,与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国立大学等多所高校达成合作共识,师生交流渠道不断拓展。成功推动文莱首家中国—东盟现代工匠学院“中国—文莱烹饪现代工匠学院”正式挂牌;学校成功组织完成新加坡工艺教育局师生研学活动,并组织学生赴马来西亚彭亨苏丹阿都拉大学开展研学交流,学校教育“双向国际化水平”得到提升。举办第12届“清宜杯”国际文化节暨中华文化选修课教学成果展示活动,获人民网、广西日报、广西广播电视台等多方媒体关注报道。国际学生在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汉字听写和书法大赛中,取得国赛二等奖1项,自治区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等好成绩。学校荣获“中巴教育国际合作突出贡献奖(2023—2024)”。
九、心艺相通 命运与共——第15届“红铜鼓”中国—东盟艺术教育成果展演在桂林旅游学院举办
新闻事件:11月6日,由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指导,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教育厅联合主办,桂林旅游学院承办的第15届“红铜鼓”中国—东盟艺术教育成果展演活动在桂林开幕。本届展演活动以“心艺相通 命运与共”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进一步扩大与东盟国家的人文交流与合作,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延伸阅读:本届活动是继我校顺利承办第13届“红铜鼓”中国—东盟艺术教育成果展演活动以来,又一次成功承办。我校高度重视本届展演,自5月启动以来,紧紧围绕“心艺相通,命运与共”的主题,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先后召开工作推进会3次,小组工作会6次,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共征集到来自国内228所高校、6个东盟国家的总计6637个(件,篇)作品。本次活动具有影响范围最广、参赛作品最多、入选作品质量最高、展演方式最丰富的四个新特点。
未来学校将持续围绕旅游教育合作办学、创新校企合作、共建智库、支持东盟旅游产业升级等方面,为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为持续推动与东盟各国文化、教育、艺术等的交流与合作,助力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贡献桂旅力量。
十、我校召开桂林旅游学院校友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
新闻事件:11月18日,我校在图文信息中心玉桂厅召开桂林旅游学院校友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林春逸讲话、党委副书记王文致辞,校友会副会长、1995级校友阮清苗讲话。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广西桂林旅游学院校友会章程》(草案)等文件,会议选举产生了桂林旅游学院校友会第一届理事会,并随即召开了桂林旅游学院校友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及组织机构。林春逸、王文及校友代表共同为桂林旅游学院校友会成立揭牌。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蒋峰华为理事颁发聘书。副校长林伯明为2005级酒店管理专业丁昆鹏校友颁发捐赠证书。大会还为各地校友会授旗。
延伸阅读:校友是母校办学成果的最好证明,是母校改革发展的最坚定支持者,是母校最好的名片,是母校不可替代的人才库、智力库、资源库和文化库。学校高度重视校友联系工作,截至目前,我校已在海内外共成立18个校友会和校友组织,并于今年成立了东莞校友会。2024年,校领导率队走访北京、广州、厦门、海口、南宁、柳州等区内外16个地市的校友会及校友企业,积极宣传校庆筹备工作。校友们积极支持学校的建设发展,丁昆鹏校友以自主企业名义捐资设立“澳金奖学金”,沈宇华校友及其公司向学校捐赠了一批户外运动教学设备;周桂安、代猛、黄超等优秀校友代表受邀回校参加毕业典礼、开学典礼及有关活动,助力学校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校友办协同各二级学院邀请优秀校友返校开展各类讲座、分享会10余场次,指导在校学生做好学业规划和实习、就业。广大校友,扎根行业、拼搏进取,捷报频传,为母校争得荣光。学校已正式发布40周年校庆第一号公告,邀请海内外校友2025年回校参加校庆盛典。
(初审:曾荣玲;复审:孟骁枭;终审:葛岩)